首页/ 重要新闻 / 市县动态 / 正文

【新农人】华智钢:土特产“包”出文化味

渭南日报·秦东谭
来源: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:2023-09-28 08:52

临渭区的土特产,你知道都有啥?

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渭区人,华智钢对此了如指掌,除了比较出名的葡萄、水晶饼,每个镇的特产他都能说出好几种:“三张土鸡蛋、蔺店李十三蜂蜜、官路吊篮西瓜、孝义红香酥梨、崇凝麻花……”

“品种挺多,但知名度不高,一直是临渭区乃至渭南一些土特产面临的‘共性’。”两年来,华智钢将这些不起眼的土特产重新进行挖掘包装,打入中高端市场,大大提升了土特产的附加值,今年前8个月已经卖出了600多万元。

1986年出生的华智钢,2010年从部队退伍后,之前一直在社会上创业打拼,一次帮忙卖桃的经历,让他和临渭区的土特产有了交集。

2022年9月,崇凝镇集体经济产业园里,一树树黄桃挂满枝头,眼看着丰收了但却因卖不出去让人发愁,镇上干部让他帮忙想想办法,热心的华智钢一口应承下来。“当时去一看,有100亩10万斤黄桃,品质都挺好的,但没有客商来收。”咋样卖让华智钢犯了难,“如果联系客商走大货,除去人工和投资,赚不了钱还要赔钱。”

一直做坚果分销的华智钢经过琢磨,想出了给黄桃认证“身份”、穿新“外套”的办法。就这样礼品装的“崇凝黄桃”9个一盒,定价45元,赶在中秋节期间卖出去了5000盒,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。

这次经历让华智钢深受启发,他随后将临渭区所有的镇跑了个遍,当地政府向他推荐了很多有特色的土特产,但很多都面临着“产量小不成规模,没有商标品牌,也缺少包装”等问题,从而导致销路受限、卖不上价钱。

市场调研结束后,华智钢一口气注册了“关中果农”“关中粮农”“关中菜农”三个商标,并成立了合作社,通过品牌建设和后期设计包装,让这些土特产更加自信地“走出去”,打响了渭南土特产的知名度。

近日,记者在华智钢的农副产品展厅看到,各县区的土特产在这里几乎都能见到,临渭区的更是占到“半壁江山”。“目前开发有30个种类,主要是水果、粮食和蔬菜。”华智钢从货架上拿出一款包装好的玉米糁向记者介绍,这是官底镇高标准农田产的富硒玉米加工的玉米糁,一盒是4小瓶,每瓶重一斤,售价68元,而普通玉米糁售价也就两三元。

在挖掘包装的同时,华智钢还将当地人文历史融入其中,形成了独有的创新销售模式。

“今年店里这款水晶饼销路非常好,不仅能吃到儿时的味道,背后还有着精彩的故事。”华智钢拿出样品向记者展示的同时,还不忘卖关子。

打开包装盒,盒盖上方是临渭水晶饼历史由来介绍,分装小盒上“渭南县”“渭南老街”“秦代文化遗址公园”“石鼓山”的图案栩栩如生,侧面有着相关详细介绍。再打开一枚水晶饼,轻轻咬开,软甜入口;更让人称奇的是,包装纸上还印着诸如“公有水晶目,又有水晶心。能辨忠与奸,清白不染尘”的诗句,让人不忍随意丢弃。

“这款水晶饼是临渭区一家国营副食厂生产的,也曾辉煌一时,但后来由于缺乏销路,效益不好,现在职工没有多少了,几乎走在破产的边缘。”华智钢很庆幸把这个老味道留住了,“买过的顾客都赞不绝口,他们说不仅可以吃到纯正的水晶饼,还能顺便了解临渭区的历史文化。”

“白水苹果”中可以阅读白水县历史文化名人仓颉、雷公的传说故事,“临渭葡萄”中能“欣赏”到慧照寺的美景,“李十三蜂蜜”中领略曾经一度辉煌的戏楼……在华智钢的展厅中,这样的创意产品比比皆是。

“现在是万物互联的时代,全国上下都在做文旅融合的大文章,借这个契机,我准备将文旅与土特产也融合起来,把土特产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,让家乡的产品带着‘文化味’销往大城市。这样,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享用到这些人间美味,同时也可以宣传推介当地的人文历史,从而带动农产品的开发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华智钢表示。

目前,华智钢的5000吨冷链仓储物流基地、6000平方米的分拣包装中心正在建设中。同时,一个更大的农产品展销中心也正在筹建,对于未来,他雄心勃勃。